新闻中心
主动防护网的应用和发展
发布时间:
2021-03-19 14:01
来源:
主动防护网是一种柔性防护系统,在边坡防护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避免了风化岩石对山下行人和车辆的伤害。柔性保护系统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瑞士,1995年后引入中国。当年国内第一个防护工程是用进口的系统材料实施的,然后逐步国产化,在国内铁路、公路、水电站、矿山、山地市政工程、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年使用量约为100万m2。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它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防治技术,并且由于其环保性和施工安装的快速灵活性,正逐渐取代过去广泛使用的喷射混凝土方法。
柔性保护系统原则上可分为主动保护和被动保护。主动防护网是用其他构件直接覆盖有潜在地质灾害的边坡,通过直接加固边坡浅层表面来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被动防护是在有潜在落石灾害的边坡下侧或泥石流沟的沟口附近设置带有其他构件的柔性网,形成栅栏式的阻挡结构,拦截系统上方落石或泥石流中的块体,保证系统下方的安全,即不阻止地质灾害的发生,而是通过限制地质灾害载体的活动范围来达到安全目的。
根据地质灾害规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边坡的几何特征、岩土特性、灾害后的危害程度等。主动防护网相应地形成了具有不同组成特征、保护特征和保护能力的柔性保护系统的具体形式(并使用了不同的模型来表达)。根据理论计算、试验和大量工程实践经验,各种标准化的结构形式逐渐形成,便于工程设计选择。同时,根据不同地质灾害的重点和防护能力的不同要求,以及国内现有的原材料和加工技术水平,相应形成了钢丝网、高强度钢丝网、环网、套索网等不同的柔性网形式。
主动防护网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